首页 > 股市 > 问答 > 融资股票是怎么回事,什么是融资融券股票

融资股票是怎么回事,什么是融资融券股票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3-21 18:03:46 编辑:双城财经 手机版

1,什么是融资融券股票

融资融券业务是指证券公司向客户出借资金供其买入证券或出具证券供其卖出证券的业务。由融资融券业务产生的证券交易称为融资融券交易。融资融券交易分为融资交易和融券交易两类,客户向证券公司借资金买证券叫融资交易,客户向证券公司卖出为融券交易。

什么是融资融券股票

2,股票融资是怎么回事

以你持有的非流通股和流通股作为质押资产。向金融机构比如银行、抵押担保公司申请融资贷款
就是融了你的资产
提供股票资产质押贷款,用于炒股广州首家典当行是专业股票融资机构广州市海珠区江南大道中102号中广大厦一楼融资比例高达1:3,按天计息,提前还款退还相应费用联系人:高经理
圈钱
就是配股。就是圈股民的钱。

股票融资是怎么回事

3,股市融资怎么一回事

浦发银行是再融资。和融资不完全一样。上市融资;简而言之就是企业通过出让一部分股权;吸引其它投资者进入企业;以获得投资者的资金支持。再融资;是指已上市企业再次向投资者出售股份;获得新的资金。向二级市场发售的股份;原投资者享有优先认购的权利(一般较市场价低)。如果投资者拒绝履行该权利;为了避免损失;一般只有选择增发日之前;将持有的股票抛售。
一、增发股票二、配些公司债,或发行权证三、卖出公司自己控制的股票。无外乎以上的三种方法。
你好!融资是这个道理,但对股市的影响理解有点偏差,我个人认为是有点机械,融资的钱拿来作什么用,是否对以后长远的发展有好处,再一个,定向增发的股票是在几年以后才能上市,并且有许多这样和那样的限制。而不是你所理解的一听融资,卖出走人,影响很复杂,不太好说清楚。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股市融资怎么一回事

4,股票融资融券是怎么回事

就是个人炒股加杠杆以及双向交易的问题融资就是借钱交易,通常是做多,融券就是借券交易,通常是做空
哪为我,而是为了你,怕你受到伤害,所以我象在这桃花梦里懂了。我真想不落掉每一
“融资融券”又称“证券信用交易”,是指投资者向具有深圳证券交易所会员资格的证券公司提供担保物,借入资金买入本所上市证券或借入本所上市证券并卖出的行为。包括券商对投资者的融资、融券和金融机构对券商的融资、融券。修订前的证券法禁止融资融券的证券信用交易。 融资是借钱买证券,证券公司借款给客户购买证券,客户到期偿还本息,客户向证券公司融资买进证券称为“买空”; 融券是借证券来卖,然后以证券归还,证券公司出借证券给客户出售,客户到期返还相同种类和数量的证券并支付利息,客户向证券公司融券卖出称为“卖空”。 融资融债都会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股市,对市场的容量和上涨都会是一个利好消息。

5,股市中的融资是怎么回事

从狭义上讲,融资即是一个企业的资金筹集的行为与过程。也就是公司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资金拥有的状况,以及公司未来经营发展的需要,通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采用一定的方式,从一定的渠道向公司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去筹集资金,组织资金的供应,以保证公司正常生产需要,经营管理活动需要的理财行为。公司筹集资金的动机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通过一定的渠道和一定的方式去进行。我们通常讲,企业筹集资金无非有三大目的:企业要扩张、企业要还债以及混合动机(扩张与还债混合在一起的动机)。
融资就是公司上(到)市(场)上筹集资金,融资是股(票)市(场)的基本功能之一,上市公司注定是要融资的,只是时间问题和多少的问题而已。好像平安和浦发这样就不好了。更多资讯www.letian888.com
通过增发股票,债券等形式进行筹集资金.
通过提前承诺的方式定向筹集资金

6,股票融资是怎么回事啊融资后股价是升还是跌

股票融资是指资金不通过金融中介机构,借助股票这一载体直接从资金盈余部门流向资金短缺部门,资金供给者作为所有者(股东)享有对企业控制权的融资方式。  1、股票融资优点  (1)筹资风险小。由于普通股票没有固定的到期日,不用支付固定的利息,不存在不能还本付息的风险。  (2)股票融资可以提高企业知名度,为企业带来良好的声誉。发行股票筹集的是主权资金。普通股本和留存收益构成公司借入一切债务的基础。有了较多的主权资金,就可为债权人提供较大的损失保障。因而,发行股票筹资既可以提高公司的信用程度,又可为使用更多的债务资金提供有力的支持。  (3)股票融资所筹资金具有永久性,无到期日,不需归还。在公司持续经营期间可长期使用,能充分保证公司生产经营的资金需求。  (4)没有固定的利息负担。公司有盈余,并且认为适合分配股利,就可以分给股东;公司盈余少,或虽有盈余但资金短缺或者有有利的投资机会,就可以少支付或不支付股利。  (5)股票融资有利于帮助企业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  2、股票融资缺点  (1)资本成本较高。首先,从投资者的角度讲,投资于普通股风险较高,相应地要求有较高的投资报酬率。其次,对筹资来讲,普通股股利从税后利润中支付,不具有抵税作用。另外,普通股的发行费用也较高。  (2)股票融资上市时间跨度长,竞争激烈,无法满足企业紧迫的融资需求。  (3)容易分散控制权。当企业发行新股时,出售新股票,引进新股东,会导致公司控制权的分散。  (4)新股东分享公司未发行新股前积累的盈余,会降低普通股的净收益,从而可能引起股价的下跌。
很多投资者具有良好的盈利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但受制于自身资金量较小,其盈利能力和资金管理的能力无法得到充分发挥。而解决这一问题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扩大操作资金。股票配资是为具备丰富交易经验及风险控制能力的股票投资者提供的放大其操作资金的业务。配资合作中的双方称为操盘方及出资方,操盘方是指需要扩大操作资金的投资者,出资方是指为操盘方提供资金和证券账户的个人。合作过程如下:首先,操盘方与出资方签署合作协议,约定配资费用及风险控制原则然后,操盘方作为承担交易风险的一方,向出资方交纳风险保证金(又称为操盘方自有资金),以获得出资方提供的1-5倍于其自有资金的交易账户之后,由操盘方独立操作该账户,同时,出资方按合同约定对该账户进行风险监控,以确保其出资安全。一般来说,出资方要求操盘方不得单只股票超过30%的总仓位,不得建立ST*类股票,合作至少要一个月以上。费用方面,出资方可以与操盘方详谈,一般来说有3种方案:1、出资方收取资金利息,不收取任何手续费、盈利分成以及其他费用2、另一种是出资方以低利息的方式配给操盘方,然后收取一部分手续费,不参与盈利分成;3出资方以低利息的方式将资金配给操盘方,不收手续费,参与盈利分成。
再融资就是再次发行股票。融资就是向市场要钱。有句话叫弱市增发,雪上加霜;强市增发,火上浇油。跌市中股票价值缩水,此时也增加供应,多半是不被看好的。再融资有助跌助涨作用。
股票融资就是向股民圈钱,比如增发股票,定向增发股票,发行可转换债券,一句话融资就是圈钱。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再融资就是增发股票,一般市场如果不认可它的再融资的话,那会是先跌,待融资完成后再涨.

7,股票融资是什么意思

股票融资是指上市公司通过配股、增发和发行可转换债券等方式在证券市场上进行的直接融资。 再融资对上市公司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我国证券市场的再融资功能越来越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融资方式单一 以股权融资为主。上市公司对股权融资有着极强的偏好。在1998年以前,配股是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惟一方式,2000年以来,增 发成为上市公司对再融资方式的另一选择;2001年开始,可转债融资成为上市公司追捧的对象。我国上市公司在选择再融资方式时所考虑主要是融资的难易程 度、门槛高低以及融资额大小等因素,就目前而言,股权融资成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首选。我国股权结构比较特殊,不流通的法人股占60%以上,在这种情况下, 股权融资对改善股权结构确实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单一的股权融资并没有考虑到企业在资本结构方面的差异,不符合财务管理关于最优资金结构的融资原则。有 人对 1997年深市配股公司进行研究,发现其平均资产负债率为43.29%,对此类公司继续进行股权融资使得企业的资本结构更趋于不合理。 二是融资金额超过实际需求 从理论上说,投资需求与融资手段是一种辨证的关系,只有投资的必要性和融资的可能性相结合,才能产生较好的投资效果。 然而,大多数上市公司通常按照政策所规定的上限进行再融资,而不是根据投资需求来测定融资额。上市公司把能筹集到尽可能多的资金作为选择再融资方式及制订 发行方案的重要目标,其融资金额往往超过实际资金需求,从而造成了募集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及其他一些问题。 三是融资投向具有盲目性和不确定性 长期以来,上市公司普遍不注重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致使募集资金投向变更频繁,投资项目的收益低下,拼 凑项目圈钱的迹象十分明显。不少上市公司对投资项目缺乏充分研究,募集资金到位后不能按计划投入,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资金闲置,有些不得不变更募资投向。据 统计,以2000年上半年上市、增发以及配股的公司为样本,至2000年底,在平均经历了半年以上的时间后,平均只投出了所募资金的46.15%,而从招 股说明书中可以看出,多数企业投资项目的建设期在半年、一年左右,不少企业于是将资金购买国债,或存于银行,或参与新股配售,有相当多的企业因为要进行再 融资,才不得不将前次募集资金“突击”使用完毕。由于不能按计划完成募资投入,为寻求中短期回报,上市公司纷纷展开委托理财业务。如此往复,上市公司通过 再融资不但没有促进企业的正常发展,反而造成了资金使用偏离融资目的和低效使用等问题。 四是股利分配政策制订随意 无论是2001年度以前的轻现金分配现象,还是2001年度少部分公司所进行的大比例现金分红,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制订的随意性。上市公司并没有制定一个既保证企业正常发展又能给予投资者稳定回报的股利政策,管理层推出股利分配方案的随意性较强。 股利政策制订没能结合上市公司长期发展战略,广大公众投资者也没能通过股利分配获得较高的股息回报。 五是融资效率低下。 近年来,上市公司通过再融资后效益下降成为上市公司再融资最严重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在2000年进行配股及增发新股的 34家公司中,有26家在融资前后的年度净资产收益率下降,其中有13家配股公司2000年净利润大大低于上一年净利润,收益率提高的公司仅有8家,约占 总调查数的四分之一。2001年度年报显示,在2000年及2001年初实施配股或增发的公司中,有30家公司发布亏损年报或预亏公告。上市公司融资效率 低下,业绩滑波,使得投资者的投资意愿逐步减弱。这一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对上市公司本身及证券市场的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 上述问题的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基本的原因有: 一是股权融资的实际资金成本较低。 融资方式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融资成本的制约。股权融资的实际成本即为股利回报,对企业而言,现金股利为企业 实际需要支付的资金成本。而我国证券市场在股利分配上长期存在重股票股利,轻现金股利的情况。在我国,由于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主要由大股东选出的董事 会制定,股利分配政策成为管理层可以随意调控的砝码,因此外部股权融资的实际成本成为公司管理层可以控制的成本,相对于债券融资的利息回报的硬约束,上市 公司的管理层更愿意选择股利分配的软约束。这正是造成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方式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是企业债券市场尚不成熟。企业债券市场的不成熟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法规滞后。目前债券发行的主要法规是1993年制订的《企业债券管 理条例》,条例中规定企业债券的利率不得高于银行相同期限居民储蓄定期存款利率的40%。由于此规定,企业债券的利率即使按政策的高限发行,由于企业债券 尚需交纳利息税,其实际收益也与国债相差无几,与国债的低风险相比,企业债券的收益对投资者无吸引力。二是企业债券上市的规模小。目前,上海证券交易所上 市交易的企业债券仅有10只,发债主体仅为六家特大型国有企业,还有许多发行债券的企业未在证券市场上市交易,债券的流通性不高。基于以上两方面的原因, 就安全性、流通性、收益性三方面综合而言,投资者并不看好企业债券,使得这种在西方国家最重要的一种融资方式在目前中国的证券市场上尚处于襁褓之中。因 此,上市公司只能更多地选择增发、配股等股权融资方式。 三是特殊的股权结构。 统计数据显示,2001年底公众投资者的流通股所占的股权比重仅为34%左右,而国家股却占到47%的比重,其他非流通股份 占到19%的比重。从总体上看,国有股东在上市公司中处于绝对控股的地位,即使个别上市公司中国有股东只是处于相对控股地位,但由于公众投资者非常分散, 致使在人数上占绝大多数的公众投资者也难以取得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公众投资者无法真正参与决策。在此情况下,管理层的决策并不代表大多数流通股东的权 益,很大程度上只代表少数大股东的利益。由于再融资的溢价发行,通过融资老股东权益增长很快,对新股东而言是权益的摊薄。由于大股东通过股权融资可以获得 额外的权益增长,因此拥有决策权的大股东进行股权融资的意愿极强。再者,部分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利用自己的控股地位在再融资后很快推出大比例现金分红方案, 按照其所占股权比例取走的分红的大部分。 四是政策的导向作用。 在核准制下,再融资条件更加严格,审核时间加长,上市公司希望一次筹集到尽可能多的现金。随着2001年新股发行管理办法的 颁布,许多上市公司纷纷推出增发方案,掀起增发热潮。下半年由于市场原因,增发的核准难度加大,许多公司又转而采用配股及可转债方式;当年可转债发行办法 出台以及监管部门对券商实行通道限制制度,可转债不占通道且不受融资间隔不低于一个会计年度的限制,使得众多公司在下半年推出可转债融资方式。2001 年3月颁布的《上市公司发行新股管理办法》中将上市公司分红派息作为再融资时的重点关注事项,当年证监会发布的《中国证监会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关于上市公 司新股发行审核工作的指导意见》中也提出应当关注公司上市以来最近三年历次分红派息情况,特别是现金分红占可分配利润的比例以及董事会对于不分配所陈述的 理由,因此大多数上市公司从2001年度开始大范围进行现金分红。这些情况说明,政策规定对再融资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文章TAG:融资股票是怎么回事融资股票怎么

最近更新